首頁 - 工作動態
工作動態/ LATEST NEWS胡益華
( 2024年7月3日 )
同志們、同學們:
今天的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意義非凡。因為這既是一次講好校園故事、講好中國故事的頒獎會,也是一次富有感染力、吸引力的紀念黨的103歲生日的主題黨建活動。作為“講好校園故事”的策劃參與者、活動宣傳者、征文評審者,我讀了同學們提交的征文文章、觀看了同學們報送的征文視頻,可謂是倍受鼓舞、倍感振奮,因為我從征文作品中了解到,同學們看到了鴻德文理學院的“美”,發現了鴻德文理學院的“好”。
為此,我代表征文活動主辦單位——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新聞發布和新媒體研究中心,對所有積極參與“講好校園故事”征文活動的同學給予點贊,對受到表彰獎勵的同學們表示美好祝賀,對學院領導、系處同志們給予征文活動的鼎力支持、精心指導表示衷心感謝。同時,我也要由衷感謝“講好校園故事”征文活動策劃組的人文系老師們,教學之余組織策劃這項有意義的活動,真的不容易,你們艱辛了。會務組的同志讓我作個致辭,所以我有感而發,談三點感想吧。
首先,鴻德有故事,值得大家講。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從創辦到今天雖然只有短短的16年時間,但發展很快,而且特色鮮明、亮點紛呈。每一位在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學習、工作的人如果注意觀察、用心思考,一定會發現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的不同之點、過人之處、感人之事。比如充滿文化品味的校名、校門、校歌、校訓、樓宇名稱,獨具特色的“一日院長”海選,一年一屆的“校慶”嘉年華,充滿溫情的學生“畢業宴”,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令人終生難忘的師生情、同學誼,以及教室里、圖書館、體育場、食堂間、宿舍中、小湖邊、燒烤攤那些暖心勵志的瞬間,都留下了同學們的故事、記憶,都值得我們用心記憶、慢慢回味并真情書寫、傳播。
其次,作為鴻德人,我們有責任。我們都是與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有緣分的人。常言道:進了鴻德的門,就是鴻德的人。無論我們在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學習、生活、工作多少年,我們都會在自己的心中留下終身難忘的鴻德印跡、鴻德情感、鴻德記憶,用心觀察、了解這些發生在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令人激動、讓人感動、給人觸動的人和事,用情記錄、真情描寫在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學習、生活、交往中留下的美好記憶,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也有義務。這是我們鴻德學子的使命,也是我們鴻德學子的擔當。“鴻德”是一所極具發展潛力的年輕高校,凝聚起鴻德人的力量,需要我們講好校園故事;擴大鴻德的對外影響,也需要鴻德學子講好校園故事。令人感到欣喜的是,我們在“講好校園故事”上已經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這次短短一個月的“講好校園故事”征文活動中,就有人文、經管等系的105位同學報送了征文作品,其中16位同學的作品獲了獎。有的作品我們在評審時深受感動,像《喇曉丹的鴻德情緣》《尋找我的答案》《我眼中的鴻德》《鴻德之美》《憶校慶》等作品,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親切感。有的作品如李嘉欣同學的《家書》,以給父母寫書信的方式講述了在鴻德學習、生活的校園故事,親切自然、不落俗套、很有吸引力。
我相信,多年后,我們會因為曾經用文字、短視頻等形式書寫過校園故事而令自己、令同學們感到驕傲和自豪 ,它再次印證了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的勵志校訓:“我行,我能成功”!
再次,鴻德在發展,故事永流傳。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作為我區獨具特色的民辦本科高校,文化源遠流長,事業蒸蒸日上,在今后的發展中還會有新發展、新故事,需要我們去書寫、去記錄、去傳唱、去講述。而且,我們真誠希望我們開展的“講好校園故事”征文活動,能夠年年搞下去,并成為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的一項品牌活動,成為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新聞發布和新媒體研究中心助力學院對外傳播的重要載體。
為此,為了助力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的發展,豐富鴻德學院校園文化,我們的“講好校園故事”,不僅同學們在學校學習期間講,畢業之后也要講;不僅人文系的同學們要多講,其他各系的同學們也要積極參與講;不僅學生們講,也要發動全校教職員工講;不僅在校園內講,還要講到校外去、講到全區乃至全國去。
其實,我們組織開展的本次“講好校園故事”活動,就是受了中國教育傳播專業委員會的啟發開展的,他們在全國策劃開展了“講好校園故事”活動,我們借機造勢,在該平臺上發表了講述鴻德校園故事的文章七篇,發揮了新聞發布和新媒體研究中心的積極作用。
鴻德是一所有夢想、有故事的高校,我們都是夢中人、有故事的人,愿我們通過參與“講好校園故事”征文活動以及“誦讀中國”、“詩教中國”校園大賽,在提高自身知識素養、文化水平、寫作能力的同時,更多了解“鴻德”、更加熱愛“鴻德”、更好宣傳“鴻德”,更能助力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高質量發展!
(作者系內蒙古學研究會會長,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新聞發布和新媒體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