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研究交流
研究交流/ RESEARCH EXCHANGE7月30日至8月1日,為期三天的2025年全國新聞傳播學骨干教師研討會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成功舉辦。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提供學術支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主辦,共有來自全國22個省(自治區)、72所院校的近150位骨干教師參會。其中,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新聞發布與新媒體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骨干教師郭菲、王粟、周宇芳菲、辛悅泉、李研線下參會,杜欣線上參會。研討會圍繞“智能時代新聞傳播學自主知識體系建構暨中國原創性教材建設”這一主題展開。
全國新聞傳播學骨干教師研討會現場
研究中心與會教師合影
一、重量級嘉賓輪番登場
7月30日,研討會開幕。開幕式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副總編輯徐莉主持。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周勇教授代表本次活動的學術支持單位致辭。周勇教授向各位到會人員表示感謝,同時指出:“本次研討會我們共同探討在新聞傳播學超常規發展的背景下,如何通過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特別是教材體系,結合智能時代的要求,來有效地提升新聞教育質量,保障學科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永強代表主辦方致歡迎辭。他介紹了人大社成立70年來,在高校文科教材出版、新聞教育、教師教學服務等領域所做的貢獻。他提出,教材的自主知識體系建構對于中國新聞教育事業、中國自主知識體系構建均具有重要意義。目前人大社承擔了馬工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簡稱)重點教材建設項目“中國系列”“新時代系列”的20本教材的出版工作。未來人大社將在教材和學術出版領域,全方位地展現中國新聞學在學科體系、學術體系以及話語體系方面的思想創新、理論突破,進一步彰顯中國立場、貢獻中國智慧、踐行中國價值。
主辦方代表致辭
在本次研討會上,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周勇、彭蘭、鐘欣、趙曙光、盧家銀等教授就智能時代新聞傳播學自主知識體系建構方式和原創性教材建設情況做了相關分享。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 周勇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 彭蘭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 鐘新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 趙曙光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 盧家銀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 鄭保衛教授
二、培訓教師與研修班專家互動交流取經
會議期間,我院研究中心的老師們和與會專家就學科建設、人才培養、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在交流中,郭菲老師分享了近年來研究中心及人文系新聞教研室在相關領域的實踐經驗與創新舉措,得到了專家們的高度認可,同時專家們也為研究中心及新聞學專業建設未來的發展方向提供了寶貴建議,為人文系新聞教研室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和學術水平拓寬了思路。
研究中心的老師們與彭蘭老師交流
研究中心的老師們與鄭保衛教授合影留念
在研修班結束后的閉幕式頒獎環節,郭菲老師榮獲本次研討會的優秀學員獎,并代表發言。
頒獎照片合影
郭菲老師代表優秀學員發表獲獎感言
三、研究中心與吉利學院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教師開展交流
研修班結束后,我院研究中心部分教師與吉利學院網絡與新媒體教研室副主任楊昊及唐金龍、范濤等11名教師在我院進行實地考察與交流。
在我院人文系教學管理干事李詩帆、人文系新聞教研室副主任辛悅泉、郭菲副教授的熱情接待下,雙方圍繞“應用型教育”“教學管理”“校企合作”“人文特色與新媒體融合”等主題進行了探討,并參觀了校園。
老師們走訪校園
交流中,李詩帆、辛悅泉老師分別介紹了鴻德學院人文系新聞學專業在教學管理、課程設置以及新媒體與傳統文化融合方面的探索。楊昊副主任介紹了吉利學院在應用型教育方面的實踐經驗,強調產教融合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實訓基地建設的相關做法。
此次交流為雙方在后續教學改革及應用實踐交流等方面提供合作契機。教學管理干事李詩帆也表達了希望“雙向融合人文傳統與數字媒介實踐,為學生營造更具文化深度與媒介素養的成長空間”的美好愿景。
兩校老師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