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學工作
“筑牢民族團結意識”團日活動總結
中華民族有著注重團結的悠久歷史和優秀傳統。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各民族人民之間相互融合,和睦相處,同舟共濟,共同進步,孕育、培養和形成了一種崇高而樸實的民族團結意識。正是這種民族團結意識,使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始終沒有解體,始終沒有屈服,始終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是幾千年來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這種共同愿望,決定了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和方向。為進一步引導全體
團員青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民族團結,2018級學前教育五班團支部開展了“踐行守望相助理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團日活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守望相助理念相通、目標關聯,是更高面向的守望相助。
深刻領會守望相助理念的精神品質,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想基礎。守望相助理念體現了開放包容的精神品質。內蒙古高原是北方游牧文化的搖籃,自遠古以來,匈奴、烏桓、鮮卑、突厥、回紇、契丹、女真、蒙古、漢等民族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創造了美好家園,共同孕育了草原文化,形成了內蒙古各族人民開放包容的精神。在新中國7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這種優秀傳統民族文化與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開放的豐富實踐不斷結合,增進了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守望相助理念體現了平等和諧的精神品質。在祖國北疆這個多民族大家庭里,“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思想深入人心,“草原兒女心向黨”深深浸潤于各族干部群眾血脈之中。內蒙古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各民族大團結局面已經形成,各族群眾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鄰居,多民族社區、多民族學校、多民族企事業單位、多民族家庭等非常普遍,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始終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守衛祖國邊疆、共同創造美好生活。
守望相助理念體現了擔當奉獻的精神品質。從自治區成立起,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內蒙古各族干部群眾發揚“吃苦耐勞、一往無前,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蒙古馬精神,因地制宜、搶抓機遇,不斷提升自我發展能力。內蒙古各族人民始終站在草原望北京、飲水思源念黨恩,為祖國發展貢獻了內蒙古力量?!案髯迦嗣窠ò摗薄翱朔щy捐糧畜”“最好牧場為航天”“三千孤兒入內蒙”“草原英雄小姐妹”等感人事跡在草原和全國傳為佳話,生動體現了內蒙古各族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全國一盤棋的大局意識。
2018級學前教育五班團支部
202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