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
2025年6月6日上午,周宇芳菲老師在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開授關于新時代女性題材劇集中女性形象塑造與創新的講座。從中國影視藝術萌芽階段至今, 女性形象塑造始終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 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與社會變遷印記。
回溯歷史,傳統文化對女性角色的認知深遠地影響著影視創作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早期影視作品中, 女性角色常以“灰姑娘”式等待救贖的形象, 或是“賢妻良母”型默默奉獻的姿態出現, 她們多是男性敘事視角下的附屬存在,被賦予相夫教子、溫柔順從等傳統標簽。
在中國早期電影發展的歷程中, 女性角色經歷了從配角到主角的地位轉變。 以白玉蘭獎所表彰的優秀作品為例,其塑造的女性形象成為觀察時代發展的窗口。早期部分影片里,女性角色僅作為點綴情節的次要存在。
從五四運動時期女性意識的初步覺醒,到“ 女性能頂半邊天 ”口號下女性社會地位的提升,影視創作對女性內心世界的關注逐漸加深,女性電影也迎來了覺醒時刻。
《 五朵金花 》則是中國最早對勞動女性的生動寫照, 片中五位性格各異的“ 金花 ”,在不同崗位上辛勤工作,以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詮釋了勞動女性的美麗與價值。
隨著時代推進,一些作品開始聚焦女性命運的掙扎與新生, 展現女性在灰暗現實與光明未來之間的徘徊, 體現傳統與現代價值觀的激烈碰撞,開啟了女性覺醒角色的塑造。
電影《秋菊打官司》便是女性覺醒的典型代表。 片中的由鞏俐主演的秋菊, 一改傳統女性柔弱順從的形象,為了討一個“說法”,執著地與官僚體系對抗,是中國電影史上里程碑性的女角色。
在電視劇上,《甄嬛傳》作為第一部大女主劇集,以女性視角展開敘事, 劇中, 女性角色通過自己的智慧和謀略在復雜的宮廷環境中生存、斗爭,開啟了大女主劇的先河。
此后, 女性角色越加豐富飽滿, 臺偶像劇與國內青春偶像劇也塑造了一系列青春靚麗、 個性鮮明的女性形象,滿足了不同觀眾群體的審美需求。
千禧年后,隨著“她力量”概念的興起, 女性題材劇集迎來爆發式增長。 鄉村電視劇中的女性形象則更貼近現實生活,她們在鄉村振興的浪潮中,用勤勞和智慧改變著鄉村面貌。
職場女性形象在現代劇集中大放異彩, 她們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 同時也面臨著事業與家庭平衡的困境,引發觀眾的強烈共鳴與自我反思。
講座尾聲, 周宇芳菲老師最后帶領我們展望新時代, 女性題材劇集將繼續探索女性形象塑造的新路徑,展現更加豐富多元、立體鮮活的女性群像,為觀眾帶來更多具有思想深度與藝術價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