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 RESEARCH ACHIEVEMENTS2021年6月16日,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參與編輯的商務印書館《“一帶一路”建設案例研究:包容性全球化的視角》(中英文版)在京首發。
2021年6月16日,該書新書首發式暨出版座談會在商務印書館禮堂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理學會原理事長、國際區域研究協會副主席陸大道,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靈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心主任翟東升,國家開發銀行原首席經濟學家劉勇,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院長李向陽,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全國政協“絲路規劃中心”辦公室副主任徐志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現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胡長順,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絲路環境研究”專項辦主任安寶晟,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秦玉才,中土研究院院長鄭軍,中土研究院副院長張磊,清華大學“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陸洋,“一帶一路”官網首席執行官孫美艷,“一帶一路”官網大數據部經理張何燦,絲路對話委員會主任崔一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心都威,中宏網“一帶一路”事業部負責人王通達,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劉衛東,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巖,商務印書館黨委書記、執行董事顧青,商務印書館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李平,商務印書館教科文中心副主任、科技編輯室主任李娟以及本書主要作者和責任編輯出席了活動。
本次新書首發式暨出版座談會由李平主持,顧青、陸大道、李巖在開幕式上分別致辭,對本書的出版表示祝賀,并分析了本書的學術價值。劉衛東研究員簡要介紹《“一帶一路”建設案例研究:包容性全球化的視角》的主要內容,專家們熱烈研討并高度評價該書的出版對于“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意義。該書是第一本系統且深入研究“一帶一路”建設案例的著作,由數十位中外學者共同執筆完成。該書首先總結了“一帶一路”建設的項目類型和建設模式,而后從東道國治理結構背景、發展歷程、合作模式、社會經濟影響和環境影響等方面系統闡述了21個建設案例并進行了理論總結。這些案例分布在“一帶一路”沿線19個國家,涵蓋鐵路、港口、境外經貿合作園區、制造業、礦山開采及冶煉、清潔能源、物流合作等不同類型的項目,涵蓋“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前后不同時期開展的項目。案例分析揭示了制度和文化因素對“一帶一路”建設的影響,總結了可供借鑒的經驗和知識,對于“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本書圖文并茂,從建設項目層面全景式展示了“一帶一路”建設的真實狀態,是讀者深入了解“一帶一路”建設不可或缺的讀本,也是有志于“走出去”的企業家學習海外建設經驗的必讀之書。本書有以下五個方面的特點。第一,這是第一本深入、系統研究“一帶一路”建設案例的巨著,信息量巨大。21個案例分析了東道國的治理結構背景、項目發展歷程和合作模式,以及項目的社會經濟影響和環境影響。用具體的案例研究揭示了“一帶一路”建設的真實狀態,回答了“一帶一路”建設是什么的問題。第二,科學評估了“一帶一路”建設進展。評估發現,2019年“中科連通性指數”為43.04,比2013年和2017年分別提高了86.5%和10.6%,表明“一帶一路”建設由啟動時期的高速發展轉向穩中求進。此外,分領域連通性指數差距縮小,說明各方面進展正在由極不均衡向逐漸均衡的方向發展。第三,系統梳理了“一帶一路”相關研究進展。“一帶一路”建設研究正在形成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中外學者只有加深相互了解,才能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高質量發展提供真知灼見。在建設案例這個研究尺度上,中外學者都能看到真實發生的事情、更能找到共同話語。第四,對“一帶一路”建設項目進行科學分類,并從制度和文化的視角總結了“一帶一路”建設模式。本書突出強調了政府合作框架下發展出來的或者被納入政府合作框架的建設項目,并總結出基于EPC、基于特許經營和企業直接投資三大類建設。第五,基于建設案例分析總結提出了若干理論知識,對開展海外建設和企業“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