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關于大學生開展科研工作的指導
什么是死亡?死亡是每個人終將面對的問題。5月11日于圖書館公共教室(七)我們有幸邀請到了孫涓教授為我們講解“死亡研究及內蒙古死亡特征”的相關知識。
孫涓教授為我們講解了死亡的概念,什么是死亡?答案是“機體作為一個整體的機能的永久性停止”。根據調查顯示2015年到2018年內蒙古居民前八位直接死因構成的占比最大是心梗,其占比為28.35%。
心肌梗死是心肌持續而嚴重的急性缺血導致的心肌壞死。臨床表現為突發持久的胸骨后劇烈疼痛、急性循環功能障礙、心律失常、血清心肌壞死標志物增高以及心電圖的動態改變,是冠心病的嚴重類型。本病可歸屬于真心痛范疇,常合并心悸、脫證等。而且心肌梗死這種病,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小的病癥慢慢積累起來的。因而我們要引起重視,尤其是中老年人群,一旦發現身體不適,出現胸痛、胸悶等癥狀后,最好盡快就醫。
孫涓教授為同學們講解了2008年~2015年內蒙古東西部男女死因結果最多都因為循環系統疾病而死。循環系統疾病也叫做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臟,血管,還有調節血液循環的神經體液裝置,其生理功能是為全身組織器官運輸血液,通過血液將氧、營養物質和激素等供給組織,并將組織代謝廢物運走,以保證人體正常新陳代謝的進行。在內科系統中,占有比較大的比重,屬于常見病,而且比較嚴重,其中以心臟病最多。循環系統疾病包括: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臟病、高血壓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病、感染性心內膜炎、心肌疾病、下肢靜脈曲張、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心臟驟停等。面對循環系統疾病,我們應該怎樣預防呢?我們應該主要以飲食來調節。俗話說得好,“藥補不如食補”飲食以清淡為主,多吃新鮮蔬菜、瓜類和粗糧,少吃油膩及含脂高的食物,如動物油脂、內臟、蛋黃等,多吃有降血脂作用的洋蔥、大豆、生姜、芹菜、菠菜、棗等。飲食勿過飽、過咸,甜食也應少吃。運動被譽為循環系統最經濟、有效的健康促進方式。運動不是依靠外界的補充和輸入,而是通過鍛煉促進了人體內環境的良性運動,從而保證循環系統的暢通,有效預防高血壓、心臟病等循環系統疾病的發生
孫涓教授此次的學術沙龍讓同學們更加深入的了解到當今人們的健康狀態,以及今后該如何規避一些身體上的健康隱患,健康是生命之基,是人生幸福的源泉。健康不能代替一切,但是沒有健康就沒有一切。要創造人生輝煌、享受生活樂趣,就必須珍惜健康,學會健康生活,讓健康成為幸福人生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