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德國巖畫協會會長托馬斯教授與我院院長周玉樹教授在鴻德校園電視臺演播廳進行了交流座談。周玉樹院長就英國脫歐后的發展前景、歐盟的發展形勢以及世界范圍內的民主問題等與托馬斯教授進行了精彩對話。中國北方巖畫研究所所長吳甲才教授和相關研究人員、學院相關處室負責人、40余名外語系學生留學生來到現場聆聽座談,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唐俊擔任翻譯。
在交流對話中,周玉樹院長首先與托馬斯教授談到了英國通過公投脫離歐盟的未來發展前景,對此問題兩人都表達了屬于自己的看法。周院長認為,在時代浪潮下,舊的歐盟格局可能已不再適合當代發展趨勢,與時俱進才能跟上世界的發展步伐,并創造有利于亞歐各國長期發展合作、互利共贏的格局。托馬斯教授講到,應當以辯證的角度看待英國脫歐帶來的影響,進而分析其中的利與弊。他認為這是對英國、歐盟乃至世界的一次考驗,我們需要抓住發展機遇,互利共贏,不斷磨合,促進各國在經濟全球化日益前進過程中的話語權。同時,托馬斯教授認為中國的“一帶一路”經濟發展計劃對推動整個歐洲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且多數歐洲國家已從“一帶一路”發展計劃中受益,這對中國未來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其次,周院長在歷史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認為當今歐盟發展形式與中國周王朝統治時期具有極大相似點,類似分封制統治模式,大小國家分布繁雜,發展過程難以兼顧各國利益。托馬斯教授也表示應當從歷史中汲取教訓,但是中國學者想要對歐洲歷史進行深入的解讀則需要通過專業資料和深度學術報告分析獲得,雙方應當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隨后周院長與托馬斯教授就世界范圍的政治民主問題展開討論,以利比亞為例,對卡扎菲執政期間的民主狀況與中國的政治協商進行對比分析,對政治制度背后的歷史原因及來源進行尋找比較;對中國政治制度衍生的嚴重腐敗問題及世界各國處理腐敗的方針及政策進行了深入探討。與此同時,周院長還提出了利于中德發展的設想,希望中德雙方能在多元化發展過程中抓住機遇,健康發展,在探索中走向成熟,
在自由提問環節中,學院巴基斯坦留學生熱情高漲,紛紛向周院長與托馬斯教授進行提問,主要包括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問題分析、外國社交媒體如何能夠進入中國發展、英國在歐盟未來發展中扮演的角色地位以及北歐面對難民潮的態度與措施等,對上述問題,周院長及托馬斯教授都分別給予了全面具體的解答與分析,并鼓勵和歡迎大家在會后繼續相互探討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