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
在歷史的長河中, 總有一些人物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氣, 打破文化的界限, 推動著文明的交流與進步。 徐光啟,這位明朝時期的科學家、 政治家, 便是這樣一位熠熠生輝的傳奇人物, 被后世尊稱為“ 東西文化匯通第一人”。本周五(2025年5月16日),我們有幸邀請到對徐光啟研究頗深的孫舒凡老師,在鵬展樓階梯教室二為我們帶來一場關于徐光啟的深度講座,一同揭開這位先驅者的神秘面紗。
徐光啟出生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上海人。他自幼便展現出對知識的強烈渴望和對世界的好奇心。在那個相對封閉的時代,徐光啟卻以開放的心態,積極接觸西方文化,成為中國引進西學的先驅。
他的一生,是為科學奮斗的一生。在天文歷法領域,徐光啟引進西方先進的天文學知識,主持修訂歷法,編制了《崇禎歷書》。
數學方面,徐光啟與利瑪竇合譯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將西方先進的數學知識和邏輯思維引入中國,打破了中國傳統數學體系,開創了全新的數學證明方法。隨后,徐光啟又撰寫了《 測量異同 》和《 勾股義 》兩本書。
孫舒凡老師在研究徐光啟的過程中,深入挖掘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和細節。比如徐光啟在撰寫的三部天文學著作中,他費盡心思,改變了中國傳統觀念,沖擊了舊的思想。是中國天文學納入了同步發展的軌道。
本周日,孫舒凡老師將在講座中為我們詳細講述徐光啟的生平事跡、科學成就以及他對東西文化交流所做出的巨大貢獻。老師將結合大量珍貴的歷史資料和研究成果,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帶我們穿越時空,領略徐光啟的智慧與風采,感受他在東西文化交流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